图书馆2019年9月新增图书推介

发布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19-09-27浏览次数:311


一、《瓦尔登湖


ISBN: 978-7-5447-6830-6

著 者:(美)亨利·戴维·梭罗

译 者:仲泽

出 版:译林出版社

版 次:20183

定 价:198.00

索书号:I712.64/32




简    介

本书作者梭罗(1817—1862),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作家、哲学家。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1841年后转为写作。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一生支持废奴运动。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强调亲近自然,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著作包括《瓦尔登湖》、《非暴力抵制》、《河上一周》、《马萨诸塞自然史》、《缅因森林》和《种子的信念》等。

本书译者仲泽,甘肃武威人,兰州文理学院教授,从事语言教学研究及翻译,译有梭罗作品《瓦尔登湖》、《夜色和月光》(散文选)与《四季之歌》(日记选),正在进行英国古典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的全译工作。

《瓦尔登湖》是一本让人心归宁静、充满希望的智慧大作。当人们逐渐失去田园的宁静,它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就像美国著名评论家伊拉·布鲁克所说:“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瓦尔登湖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纯洁天堂的同义词。”

这部译作以中国文化诠释西方经典,堪与著名翻译家徐迟版本比肩,甚或为现有中文译本中最好的一本。译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了精心雕琢,语语惊人,字字闪光,其厚重的文字功底尽显其中。


二、《全媒体新闻生产:案例与方法

ISBN : 978-7-309-13994-5

著 者:  窦锋昌

出 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版 次: 201812

定 价: 45.00

索书号:G21/22



简    介

2014年以后中国的新闻生产完全进入了全媒体新闻生产的阶段,在一个机构媒体内部,报纸、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一体化运营,采编平台重新搭建、采编流程重新构建、采编理念重新疏离,但是我们传统的新闻采编教材基本上还是以报纸为模板书写的,与实践的脱节非常严重。本书立足于全媒体新闻采编的实际操作,归纳出目前存在的九个问题,分别是全媒体新闻采编的由来、平台搭建、采编流程、新闻产品、人才与考核、管理控制、新闻侵权、新闻伦理,舆论场变迁,逐个专题去编撰著述,试图让新闻传播学子触摸到真实的全媒体采编实践。


三、《我们一无所有


ISBN : 978-7-5594-1372-7

著 者: ()安东尼·马拉

出 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版 次: 20181

定 价: 49.80

索书号:I712.45/1037


简    介

本书作者安东尼·马拉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艺术硕士,荣获斯坦福大学“华莱士·斯特格纳奖学金”,并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小说创作。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出现在美国二十个年终优秀图书的榜单中,并已在十九个国家出版。

《我们一无所有》是大时代、小人物的命运悲歌。长达八十年的时间跨度,九个相互关联的故事,一群肯定生活、却也被生活碾压的人们,在平庸恐怖的年代里,用思念向遗忘和权力抗争到底。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位不成材的肖像画家受到当局指派,删除官方照片和艺术作品之中的异议份子,而头一个对象就是他的弟弟。于是,他做出了“将自己弟弟的脸孔画入每一幅经他审查的图片中”的决定,其后的数十年,因为这一决定引出了无数串联的故事。

一幅名为“午后空旷的牧野”的油画和一位肖像画家,一位传奇芭蕾女伶和她的曾孙女,一位失明的文物修护师,一位金盆洗手的帮派份子,一位在因地雷爆炸痛失妻儿的鳏夫,还有一位在战争中葬身在画中同一片牧野上的兵……

多少人的生命,会因为一幅画而改变?在破碎而悲怆的生命最后一刻,要怎么说,我们曾经拥有过一切。




四、《鱼翅与花椒》  

ISBN:978-7-5327-7791-4

著 者:()扶霞·邓洛普

出 版: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 次:2018 9

定 价:48.00

索书号:I561.55/20



简   介


这本书是关于中国菜出乎意料的美好,也是一个英国女孩在中国的冒险故事。

获得英国饮食作家工会大奖肯定的扶霞在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在这本难得一见的回忆录中,扶霞追溯自己和中国饮食之间的关系演进。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我们熟悉的中国菜。原来不同地方的食物,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的甜味,就像悠闲而迷人的四川人,总是带着一丝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军队领袖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


五、《旅游、文化变迁与文化认同》


ISBN :978-7-5203-1820-4

著  者:陈修岭

出  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  次:20183

定  价:59.00

索书号:F592.3/92



简   介

《旅游、文化变迁与文化认同》主要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使用旅游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民族旅游中东道主文化变迁的观察,研究民族旅游发展对东道主居民文化认同的影响过程与作用机制。

本书所依托课题组以云南大理双廊白族村为田野调查点,历时三年,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田野调查,基于对双廊旅游发展过程中主客文化冲突与东道主文化变迁的分析,围绕着东道主居民与游客之间在旅游社区内的文化互动,对旅游经济与东道主文化之间的关系、民族旅游中的文化中心主义现象、东道主文化自洽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民族旅游中东道主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另外,书中也对当下民族旅游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化、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活化”以及民族旅游市场中的乱象与治理等,进行了专题研究。

该书对民族旅游中的东道主文化变迁与文化认同作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解读与分析,以期能为旅游学、人类学等相关领域读者带来些许启发与帮助。


六、《编辑设计》  

ISBN:  978-7-5586-1041-7

著 者:()·V. 怀特

出 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版 次:20191

定 价:98.00

索书号:TS881/35




简    介

编辑设计(Editorial Design)是国外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必学专业课,也是近年来国内设计界的热点。它要求设计师具备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概念,强调设计的内在逻辑,是设计师在书籍设计、杂志设计、海报设计、网站设计等众多领域至关重要的基本能力。

本书通过30个章节,分解知识点、剖析案例,帮助设计师以全局化的思维处理繁杂的文本与信息,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对图形、文字等设计元素进行编排重组,使独立的版面与整体产生呼应,实现更立体、更吸引眼球的视觉化效果。

本书作者詹·V.怀特(Jan V.White1928–2014传播设计咨询师、平面设计师、设计教育家,在其辉煌的职业生涯中曾为无数出版公司服务,著有12本关于出版物视觉技巧的书籍,为全球各大杂志撰稿250多篇。他曾荣获诸多设计奖项,并担任《家与家居》杂志(House & Home)艺术总监,在27个国家为设计师和编辑举办了1800多场研讨会。


七、《绝对音乐观念》


ISBN :978-7-5675-8340-5

著 者:()卡尔·达尔豪斯

出 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 次:20192

定 价:58.00

索书号:J601/13




简   介

音乐”究竟是什么?音乐的现象、观念、术语之间构成何种关联?它在西方文化艺术的历史进程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它与通常所谓的“标题音乐”有着何等复杂的关系?历史上众多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文学家缘何对它理解不一,众说纷纭?

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haus1928-1989),20世纪下半叶著名德国音乐学家。1953年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67年起任教于柏林科技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音乐学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理论、音乐戏剧研究、新音乐研究、瓦格纳研究、贝多芬研究等,一生共写有25部著作,并发表数以百计的学术文章。

《音乐观念》是达尔豪斯在音乐美学和观念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为十章,以历史的眼光追溯了音乐观念的前史、产生和演进,以哲学的思辨对这一在西方艺术音乐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的审美观念予以充分审视和剖析,并且将之与哲学发展史、音乐文化史、音乐美学史、具体音乐作品等多重语境相联系,赋予这一常遭到滥用和误读或沦于玄虚空泛的思想观念以丰厚的历史实质和音乐意涵。

八、《中国的魏晋》


ISBN: 978-7-224-12788-1

著 者:押沙龙

出 版: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 次: 201811

定 价: 39.80

索书号: K235.09/12




简   介

这本书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王朝史,也不是那种历史教科书,分门别类地罗列经济、政治、科技、文化。这本书写的是一个鲜活的时代,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里的人。

魏晋时代的中国,就像被历史放到了炼丹炉中做了一次煅烧。在中国历史上,魏晋时代是个怪异的年代。从秦汉帝国的建立,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历史就像一出气势宏大的戏剧,按照自己的逻辑一幕又一幕地演出。舞台上的人物纷纭变化,但骨子里的底色依旧一脉相承。比如你把明朝的一个人物忽然揪到汉朝,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不妥。他们适应适应水土,就能接着说自己该说的台词,不会把这个角色搞砸。但是,要是把他们揪到晋朝,他们可能就会哑巴了,一定会产生严重的“与时代脱节”的自卑心理。

魏晋时代是这戏剧忽然穿插进去的一个和主题无关的小故事,它翔实记叙了中国朝另一个发展方向努力的历史,并且影响着以后的历史。